通州友谊医院 建档 https://www.xiaomaiyunbao.com/
2007年5月的一天夜晚,一个小偷蹑手蹑脚地进了长春一个知名高档小区一个大平层豪宅中。
这豪宅当时一个人也没有,小偷在豪宅中畅快撒欢,很是风光了一把。
最后,这事情居然不了了之。因为啊,这豪宅的主人很不干净,让他不敢报警啊!
谁曾想,这被偷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
2012年夏天,他的家又一次被小偷光顾了,这一次一样损失惨重。一看家里一片狼藉,豪宅主人还是不敢声张。
结果不曾想,这小子偷东西偷上瘾了。
在偷了不少钱之后依旧不收手,居然在另一次行窃的时候,被抓了!
被抓了当然要调查原来的盗窃历史啊。
这一查居然查出了大鱼。
按照小偷交待,自己最大的一笔偷窃案,就在长春一个豪宅小区里面。
干小偷这么多年,那一次是最爽的:大衣柜和床下都是钱,数都数不过来。。。。。。
(偷出的证据)
这小偷的口供,引发了警方的高度关注。
在一番调查后,发现这被偷的人居然没报警,这就更让警方怀疑了。
随后警方一查房主的身份,突然有点明白了,觉得需要上报,因为这不是他们能搞定的事了!
随后,果然就牵出了一条大鱼,并且也明白了,为啥这大鱼对于家中失窃那么不上心,连报案都不敢去报案。
原来是家底厚实且心虚啊!
按照事后纪委掌握的情况:这人啊,光是住所就有三处,他的妻子和儿子,2011年就以投资移民方式去了美国,女儿也在多年前去英国留学,就没回来过。
一看这状况,那还用说啥,当然是拿下啊!
这人是谁咧?答案是高居副省级官员的,原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学仁。
一听这名字,估计不少东北老铁都耳熟能详,但他具体干过啥,或许又不甚清楚。
这田学仁的仕途也算传奇。
早年间在下属和群众中是有口皆碑的好官,但终究在临退休时露馅了。
这就是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吧。
以下文章资料皆出自权威报刊杂志和公开信息,除了部分化名之外,真实可信。
(法网恢恢)
一:敢做敢为的车间主任。
田学仁,1947年3月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
1968年参加工作,1971年10月加入组织,后来为了提升学历,在东北师大函授深造,后续还获得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历。
最早工作单位,则是通化市起重机械厂。
在那里任职的他,一路从普通工人干到了厂长这一路顺遂的仕途,跟他的一个特质很有关系,那就是敢做敢为。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胆子大,敢于担事,做事出格,这点也让他褒贬不一。
褒义上看,这是能担责,敢干事。
贬义上看,这是能胡闹,不规矩。
做事出格成了他的特点,也成了他的标签,更成了他之前仕途顺遂的关键,勇于任事吗?
但是这特质要是用错了方向,走错了路,无疑是破坏力极大的。
(所谓敢作敢当)
权力的滋味让他沉迷,源自1995年任职吉林省长春市市委副书记时的一件小事。
当时有人组了个酒局,请他办一桩小事,提拔提拔一个长春市公安机关的民警。
按照中间人的说法就是,原本指望找别人帮忙的,但是听闻田书记敢干事,敢拍板,提拔力度会更大就来了。
这托人办事的小民警叫许渭忠。
40多岁的他,混了这么久还是市局下属大队的一个分队长,心中很不得劲。
就指望能够活动活动,仕途有点突破。
在经人介绍,认识了市委副书记田学仁后,他自觉找到了捷径。
随后几次接触也让他认为,这田书记霸气侧漏,虽是副职,但说话顶用啊!
为了稳妥起见,他托人做媒,跟田学仁约在了长春市豪华的松苑宾馆饮宴。
(松苑宾馆)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他还特意将自己的妻子跟田学仁的妻子一道请过来,以家庭聚会做幌子,拉近跟田学仁的关系。
宾主落座之后,两人喝了一轮。
随后做媒的中间人开口说:小许同志啊,在公安局干了多年,老大不小了,一直原地踏步,作为一个要求进步的同志,希望领导给那个一下。
这话语中的,原地踏步,追求进步,还有那个一下,让田书记听地笑了起来。
言外之意太明显,谁又不懂咧?
听完这话,他拿起酒杯,跟所有人一饮而尽,然后开始做出了相关指示。
这场景,让不安的许渭忠也放松了下来。
一看霸气的田书记这么好说话,酒过三巡后,他干脆直白地说出了心里话:我想在原来位子上朝前挪挪,可不可以做个支队长或者政委。。。。
说完后,不放心的他还说:原来支队长如果不愿意挪挪,能请田书记帮他挪挪不,把原来的支队长挪到分局当局长,因为原来的分局局长也快退休了。
说完之后,觉得说话有点过头的许渭忠,内心还是有点忐忑!
谁曾想,这田书记豪爽啊,听完之后酒杯那么一搁大声说:行,我就喜欢你这样有胆的人,我去说说,把你安排好了。
这话,说得许渭忠心花怒放。
当晚酒宴结束后,他故意走在后面,紧跟田书记,不露声色地将一个信封塞了过去,看见这信封,田学仁用手掂了掂,然后拍了拍许渭忠的肩头,意味深长的说:我就喜欢你这样有胆的人。
果不其然,这许渭忠在酒局后不久,顺利获得提拔,先当支队政委,后成支队长。
如愿以偿的许渭忠,也在事成后,前前后后回报了田学仁71万多元。
这初尝权力滋味,还有源源不断的财富,让田学仁痴迷其中。干工作之余不忘帮忙,成了不少人的直升机。
时间,就这么一路慢悠悠地到了2004年到2007年。
(田学仁)
二:跟40岁商人成为忘年交。
2004年到2007年,田学仁升任吉林省常务副省长,当时吉林省弄了一个上市办,专门主管企业上市工作,选择优质且具有潜力的企业上市。
田学仁就是这上市办的组长。
一时间,不少公司闻声而动,指望能在田学仁提携之后,去股票市场闯荡一二。
这其中,就有40多岁的商人谷向如和他的药业公司。两人就这么基于工作需要,认识和熟悉了起来。
事后检方对田学仁的起诉中,用了这么一句话形容了两人的关系:田学仁为该公司的经营提供了帮助。
这简单的一句话是定性,但是背后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咧?
答案是一连串送出去的钱啊!
在他们两人认识和交往期间,田学仁的妻子和儿子,先后通过投资移民方式,迁居到了海外。
根据检方调查显示,这段时间也是田学仁收受贿赂最多的时候。
其中最大的一笔贿赂高达1217万元,就是谷向如送给田学仁。这笔钱,占了田学仁所有贪污受贿款项的70%左右。
这么多钱到手,田学仁当然要投桃报李!
除了帮谷向如的医药公司上市,田学仁还给了谷向如的公司各种优惠政策扶持。
长期为这家公司站台,通过参与推介会的方式,阐述省政府对于这家企业的爱护!
说白了就是一个互相关照的事情而已。
这一切,让谷向如的公司,发展势头凶猛,领跑全省和全国同类企业,谷向如本人也在2011年登上了新财富500富人榜等榜单,还数次成为吉林首富。
不少人回忆往事的时候,都会念叨说:这谷向如为了证明自己的企业,是他辛苦奋斗成就的。总是通过提升企业公众形象,宣传企业回报社会方式,透露出自己不是权钱交易的关系户。
但事实就在眼前,不容辩驳。
如果不是结识了田学仁,受到田学仁的一路帮扶,他那个曾经的小企业,又如何能在2007年3月,登陆股市中小板,打破吉林的中小板荒。
这证据有吗?当然有。
且看他上市成功之后的发言:省、市各相关部门领导对我们企业的上市功不可没,正是在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全力以赴支持下,我们公司才顺利冲关成功。
这话里话外,都说出了一个信号,我们上头有人,至于是谁就不方便说了!
在跟谷向如交往时,田学仁敢收1200万的贿赂,就证明了他的胆子有多大。
(视察企业的田学仁)
三:飞机上受贿。
这样的事,在后续调查中也不断出现!
但是事后调查显示。
2006年8月,在一次受贿之后,送出礼金的当事人就曾这样评价田学仁:不得不佩服,田学仁做事胆子真的够大,他什么时候都敢收钱。
这位当事人为何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跟他当时的处境有关!
那时,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正在为了一个项目的启动资金发愁,有人就说,你去找田副省长啊,他肯定有办法批下来。
一看这话,他立马在托人找关系,绕过几道弯后,还真就找到了田副省长。
两人见面后,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
XX申报的财政资金项目还没被批准,申批过程中还出了个事,弄的节外生枝。有的公司相关操作人员,看到申报没批下来,居然向有关办事人员发去恐吓短信。
现在,审批的钱没拿到,恐吓信的事还有可能被追查,咋办?
一看这话,田学仁回应说,这事好办,我去弄!
(胆子大的田学仁)
随后,当然搞定了!
一看办事这么给力,躲在幕后的公司老板钟恒星终于出场了。
他见了田学仁后,一句不提项目的事和恐吓信的事,只是热情的邀请田学仁在方便的时候,能否做一些,加大高层领导对企业的关注的事。
至于关注啥,答案是,请领导跟随一同出国考察,目的地也很讲究,去中东国家。
听完这话,田学仁答应了。
不久后,就有了两人同行迪拜,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行贿的事。
田学仁接连在飞机上收受了两次贿赂,第一次是20万人民币,第二次是2万美元!
这些钱,按钟恒星的说法就是:这是出国考察的费用。
事后,在面对检方盘问时,田学仁还狡辩称:难道可以不拿这钱?难道用政府的钱来给企业出国考察埋单?政府对企业关注,出国考察,花企业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合理合情。
可是这狡辩,却被后续发生的一切证明是虚幻的。因为回国之后没多久,他就帮钟恒星的公司,把该干的事情都干了。
这不就是“拿钱办事”吗?
田学仁的胆子就是这么大,而且他的大胆由来已久,更让人寻思的是,就连不是自己管的地方,他都敢于帮人办事。
(不怕)
四:不管的地方也管事。
1999年7月时,田学仁还是吉林市委书记。那天,有一个名叫刘小亮的人,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田学仁
这刘小亮是长春一个重要衙门的办公室副主任。
两人酒局上,也是相谈甚欢。
这刘小亮一见田学仁这么好说话,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诉求,说是早就想投到田书记门下,一直没机会云云。
这话听的田学仁特别舒坦,就拍着胸脯说,你要来吉林市,没问题啊!
谁曾想,这刘小亮却说:不是长春调到吉林,而是就在长春,原地进步!
这话让田学仁有点语塞了,这语塞背后,意思很明显。
我一吉林市领导,咋能管长春的事咧?
可急于求官的刘小亮不怕啊,为了升官想尽办法的他急切的说:田书记,凭你在长春做过书记(副)的面子,这事还不是随便弄一下就能搞定的。
这话让田学仁不得不上啊,不出所料的,这事还真就办成了。
刘小亮获得了原地进步。
曾经有人问刘小亮,你咋不在长春找人,反而舍近求远去吉林找田学仁?
刘小亮一听直接说:我找的就是异地办事,曲线救国更能成事,就算不成也给自己留了退路,风险小啊。再说,这田书记胆大,敢办事,敢担当,不找他找谁。
事后有人统计说,这田学仁在任职长春、吉林、延边等地,以及当上副省长的这18年时间里,除了初开始的两年奉公守法之外,随后的16年干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帮人跑官,第二,帮人跑项目拿钱。
正事那是没干多少的!
不仅如此,这田学仁还还有个特点,喜欢提拔那些跟领导开车的司机,按照田学仁的说法就是,这群人可靠,且知道感恩。
那么,做了这么不务正业事情的田学仁,为何一直不爆露咧?
则不得不说,他的伪装做的好,做的让人落泪。
(伪装大师)
五:伪装大师。
一个吉林省官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田省长视察辽源棚户区改造时,给当地所有人都留下了踏实肯干的印象,说好只看两个地方,他却跑了两天,走访数十户棚户区居民,详细了解实际情况,现场发表讲话,把棚户区改造前和改造后的情况对比分析,这务实作风,获得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普遍认同。
这事说的是2006年7月发生的一件事。
当时,田学仁带着一众人员前往辽源调查棚户区改造建设情况。
按原计划,辽源市的领导只准备安排田学仁走访两个棚户区。谁曾想,这田学仁看了两个项目建设现场后意犹未尽,表示要多走走多看看。
这一多走多看,就演绎了一段精彩故事。
只见这田学仁为了拔高自己的形象,听完汇报不回去,反而正儿八经的戴起安全帽,深入工地了解情况。
踩着泥泞难走的道路,不断回头跟身边人说:考察工作,一定要到现场才能说话,光在会议室听报告,是纸上谈兵,别说干部不服气,群众要是知道了也会骂娘滴。
这话说的跟随视察的相关官员们纷纷眼眶泛红,不少人都激动了。
在视察完后,临走时,田学仁的讲话也让人侧目,按照他的说法就是:
看过了才知道,辽源的干部群众面对困难干得有多好,走了这么多棚改造工程,十分满意,有的工程项目领导事先知道了省长要来,或许先期做了些安排,但大多数工程项目领导都不知道省长要来,都感觉还不错,安排和不安排一个样,这就是认真啊。
(讲话大师)
最后,他还做了一个总结发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吉林全省情况看,辽源棚改困难最大,却进展快,效果好,工作平稳。上万户棚户区居民,动迁、改造,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把事办好的,要做工作,去干事,辽源人做到了,没吵闹,没事故,也没吃拿卡要,这证明我们的团队是有战斗力的。
这话说的,足见演技之棒,特专业!
经历过那次视察,记忆深刻的人们,在田学仁落网后,曾不敢置信的说:为什么他是个大贪官啊?
其实这事,跟他的善于伪装有很大关系。
2007年秋天的时候,田学仁家中失窃,虽然没有报警依旧遭到了中纪委调查。
一看风头不对,他急得团团转!
平稳渡过这危机之后,他立马在2008年初辞去政府职位,转而担任起了吉林银行董事长,监管吉林省的国库。
不少人寻思,这是指望平稳退休,会有所收敛,谁曾想上任后他就给自己加薪。
年薪300万不说,还弄了1000万当自己的工作经费,随时报销!
这一切,足见他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看完这一切,再回看2012年夏天他在无数次跟朋友交谈中诉说的心愿,或许就懂这个大贪官了。
这心愿就是:今年六十有五,只希望在省级银行董事长位置上做到退休就行,退休了就能顺利享福了。
唯一可惜的是,他还没退休就下课了。
(吉林银行)
尾声:
2011年11月,田学仁因为违纪被查。
2012年7月,田学仁因家中失窃,小偷被抓,让司法机关抓住证据,被依法双规。
2013年11月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田学仁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18年6月29日,北京高院裁定,秦城监狱服刑的田学仁无期徒刑刑罚,减为有期徒刑二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改为十年。
这个在十多年仕途生涯中,受贿金额共计1919余万元的贪官,终于遭遇了应有的惩罚。
这惩罚就是,他要在监狱里面待到93岁。
如果他有幸活到93岁的话,他还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气。
备注:文中人物除田学仁之外,都为化名。
参考资料:《检查风云》
(法庭上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