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红卢克在非洲被捕,外交部和大使馆双双回应:“零容忍”

蓝光影院 https://www.lgyy.cc

在中国网红卢克发布的视频中,一群非洲儿童对着镜头用蹩脚的中文喊道:“我是黑gui,我智商di,我们是lie等民zu”。孩子们喊完之后,卢克或是给他们几颗糖、或是给他们一瓶可乐,如果这段时间视频的流量收益高,那么每个孩子则会得到0.5美元的奖励。

视频拍完制作好了之后,卢克或是以70美元的价格在社交平台上出售,或是直接发到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上赚取流量收益。

这是卢克的生存之道,也是他自取灭亡的根源。

中国网红卢克在非洲被捕,惊动外交部和大使馆

2022年6月21日下午,BBC中文网突然在社交平台上披露了一则让国人脸红的消息:

中国籍视频制作人卢克在马拉维被捕,他此前因涉嫌种族歧视和剥削儿童而被马拉维警方调查和通缉。BBC《非洲之眼》(AfricaEye)节目的报道曝光他曾使用非洲当地儿童拍个性化问候视频,其中一些带有种族主义内容。

BBC的这条推文一经发出,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数以万计的海外网友纷纷指责中国网红没底线、无下限,连中国网友和海外华人都对卢克的做法,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中国网红卢克在非洲被捕的消息,惊动了外交部和大使馆。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回应称:

我刚和马拉维外长达成一致,即中国和马拉维对种族主义持“零容忍”的态度。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一直在打击这些非法网络行为。我们在未来将继续打击这种种族歧视的视频。

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回应称:

中国大使馆密切地注意到《RacismforSale》视频,我们强烈谴责任何形式、任何人或发生在任何地方的种族主义。我们还注意到,这段视频拍摄于2020年。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政府对种族主义是“零容忍”的。

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双双以“零容忍”来回应此事,可见该事非常恶劣,亦非常严重。

毫不夸张地说,卢克以一己之力抹黑了中国,损害了国家利益、破坏了国家形象,主动为西方媒体“输送炮弹”。

那么,此事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BBC和当地记者联手,揭开中国网红卢克的“真面目”

大致从前年开始,中国网红前赴后继地去非洲拍短视频,这个蔚然成风的现象引起了西方媒体的注意。

BBC派旗下记者塞丽娜调查此事,一开始塞丽娜发现中国网红拍的都是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及自然风光,并没有太大的“新闻价值”,直到塞丽娜发现了卢克。

经过塞丽娜与当地记者数个月的走访,及浏览了数百个相关的视频,中国网红卢克的“真面目”终于被揭开了。

这位网红自称“卢克”,让当地孩子叫他“叔叔”,在非洲已经做好几年的自媒体了。

一开始,他主要只是单纯地赚取视频的流量收益,后来发现拍“祝福影片”比较赚钱。

比如,给网友庆生啊、为商家庆贺啊、帮中国小情侣秀恩爱啊等等,这些视频卢克均以70美元的价格售卖到互联网平台上。

记者在马拉维一个邻近首都利隆圭的一个小村庄恩杰尔,找到了卢克视频的拍摄点,以及出镜的“演员们”。

其中,“小演员”古拉称卢克每天都会邀请他们来表演,或是给一些糖果、可乐之类的实物报酬,或是直接给他们0.5元当“片酬”。

同时,古拉还透露,卢克在他们做错事的时候会惩罚他们,比如掐他们、用棍子打他们,视频没拍完还不让走。如果孩子们的父母提前将他们接走,那么他们将得不到任何报酬。

BBC如获至宝——这不就是虐待和剥削儿童吗?

没想到记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重大线索——卢克竟然让孩子们拍“个性化”视频!

于是,塞丽娜就伪装成买家主动联系卢克,询问这些视频到底是不是他本人拍摄的,卢克则是矢口否认,称是朋友拍摄的。

见卢克嘴硬,塞丽娜直接将相关调查报告交给了当地警方。

马拉维负责儿童福利的部长卡里亚蒂立即和警方展开了通缉和抓捕行动,那些孩子们的父母则是愤怒于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中国网红的敛财工具,强烈要求严惩卢克。

不知道是提前收到了风声,还是有预感,抑或是巧合。在马拉维警方抓捕卢克的时候,他竟然跑到了马拉维的邻国赞比亚去了。

可即便如此,卢克还是在赞比亚东部城市奇帕塔被捕了,现在由当地警方在审理。卢克究竟是被引渡到马拉维,还是就在赞比亚“唱《铁窗泪》”,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看外交部和大使馆的态度,他想要回国,估计暂时是不可能的了。

写到这里,这个故事就结束了。但扒姐想借此机会,聊一点干货。有兴趣的继续往下看,没兴趣的直接划走即可。

方兴未艾的非洲网红经济,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掘金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非洲是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应该没有网红经济。

而实际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非洲的网红经济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

根据GooglePlay的应用排名数据,非洲互联网用户主要是使用社交、金融贷款、短视频和电商等应用,前十名的应用中,有三个都跟网红经济有关;而根据非洲在线数字产品销售平台Selar统计,2021年仅在Selar平台上的用户注册的创作者数量就达6万名,在过去的18个月,该平台的交易增量增长了约2000%;截至目前,2022年非洲创作者经济增速超过了200%,其中受益人包括在线艺术创作者、网红、主播、博主等。从2019年7月到2021年年底,Selar创作者的收益增加了约20倍。

与此同时,Opensea和TikTok(抖音海外版)等平台推出了多项创作者扶持计划。

比如,尼日利亚王子JaconOsinachiIgwe、肯尼亚马拉松冠军EliudKipchoge、南非艺术家NormanO'Flynn、加纳视觉艺术家、雕塑家和现在的数字艺术家Tachie-Menson等名人明星都是“新晋网红”,在Opensea上极为活跃,经常在网上拍卖东西。

再比如,TikTok除了在非洲设立创作者基金之外,还推出了多项创作者扶持计划。以音乐领域为例,据非洲音乐网报道,2022年4月初,TikTok与南部非洲音乐版权组织(SAMRO)和作曲家、作词家及音乐出版商协会(CAPASSO)签署了多年音乐授权协议。协议覆盖非洲大陆的58个区域以及21个独立音乐组织旗下所有曲目。若这些曲目在TikTok平台采用,曲目的创作者、出品公司都将获得相应的版权收入。

在跨境电商方面,2022年3月底,根据TikTok官方公布的信息,针对“萌新账号”,平台将提供冷启动流量扶持及官方运营指导。针对“成长账号”,将根据GMV目标进行流量激励申请;同时满足对应条件可按场次获得现金补贴。针对“优秀账号”,在根据GMV目标进行流量激励申请的同时,还会根据账号3-4月与1-2月的增量比例,进行现金补贴,最高可获得6万美金。

根据Linktree的报告,非洲目前是全球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包括音乐、电影、时尚、美术、文化、应用程序、游戏等在内的网红经济,目前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不仅催生了大量的本土网红,也吸引了很多的海外“掘金者”。

走,去非洲当网红?

在短视频领域,中国网红俨然已成为了全球的霸主,而非洲也成为了很多中国网红的“淘金地”、“梦想地”。

2017年夏天,TikTok在全球上线之后,东渡日本、西入印度、挺进美国之后,也展开了非洲布局。实际上,在TikTok之前,中国的传易旗下的Vskit早已在非洲站稳了脚跟。传易即传音网易合资的公司,一个是非洲最大的手机经销商,一个是中国娱乐业的巨头。简单点来说,非洲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早就起步了。

跟着中国公司去非洲“开疆拓土”,在国内卷得一地鸡毛的中国网红自然趋之若鹜。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因为非洲在网红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人口红利:54个国家,共计12亿多人(2019年统计数据);年轻人占比高,10—24岁人口占比超过了30%。年轻人在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同时,也成为了网红经济的受众。

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2017年非洲的手机用户为4.44亿,普及率为44%;预计到2025年,非洲的手机用户将会超过6亿,普及率接近60%。手机对网红经济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吧?

音乐文化和电影基础雄厚:非洲人能歌善舞,本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尼日利亚的“诺莱坞”是继美国“好莱坞”和印度“宝莱坞”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影视创作基地,这都为发展网红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机会和素材。

可是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地上往往却布满了陷阱。

生活和文化的差异、让人望而却步的网络资费、与国内迥异的法律监管......这些都是对中国网红赴非发展的阻力和挑战。《走进非洲》曾言,“沉默中孕育着无限可能,魔力时刻即将来临”,或许是给那些在非洲发展的中国网红们的最好“注脚”。

中国网红卢克在非洲被捕,我们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也应该奉劝其他赴海外发展的网红自尊自重,不要罔顾当地法律,以博眼球、造噱头的方式引起关注;更不要在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同时,也给国家带来麻烦。

近年来中非合作密切,在非洲发展的中国网红也很多,希望卢克这个“反面教材”能够引起他们的警醒和重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