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盘一盘近期甲醇和PTA的运行逻辑

  当前,甲醇市场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下有成本支撑,上有需求牵制,而各地区装置检修及重启情况如何?库存情况及下游需求又怎样呢?

  相比于甲醇的进退两难,PTA则更显强势,一方面来自成本端走强支撑,但成本承压使得加工费被大幅压缩;另一方面来自工厂检修及降负影响,供应缩量提振市场。短期内PTA在低加工费及低开工下,价格或随成本端偏强。

  近期甲醇基本面情况及行情分析

  甲醇产业链

  甲醇作为非常基础的原材料,投资者更多时间关注其上游的生产情况,对于中国来说,接近90%的一个原料是来自煤炭,10%的甲醇是天然气生产的,但是国外甲醇是几乎全部都是天然气生产,可能后续还需关注天然气价格的涨跌。再看下游,分成了传统下游和新兴下游,在现在能源价格飞涨的情况下,甲醇本身它最基本的还是可以用作燃料去进行燃烧的,在这种情况下,能看到一些替代性的需求。

  供需关系

  国内外甲醇产能2016年至今均呈现稳定上涨趋势,2020年因为疫情部分月份进口依存度超出前期10-20%的空间,2021年因进口加点较高,进口依存度回归至10-15%区间。国内下游烯烃的占比越来越大,并于2019年首次超过50%,后一直维持50%+。国外下游仍主要为传统下游。2021年全年港口总库存维持中位水平至2022年初至今。

  行情回顾

2021年8月初至年底走势

2022年初至今

  后市预期

甲醇年度供需预期

  基本面来看年度偏平衡,无明显矛盾;宏观上年度内或已见情绪底,但情绪恢复到乐观需要时间;国家大力推进煤炭供应增量,短期成本因旺季走强,长期偏弱预期;产业趋于谨慎;其他各方资金、中长期行情分歧大。

  综上,基本面及产业无法提供有效趋势,更多关注成本及宏观综合方向。

  PTA高成本弱需求的运行逻辑

  现实与预期

  外需不佳,服装出口下滑明显,后期预期亦不佳。东南亚出口恢复,挤占我国出口:随着国外疫情的“躺平”政策,东南亚终端产能有所复苏,出口恢复,挤占我国终端出口的空间。

  终端国内外库存相对较高;大宗高价格,国外高通胀,抑制需求,从其他消费品角度看出口增速回落,绝对量仍处于相对高位。

  内需较差,期待有好转;疫情影响下游偏弱;聚酯压力仍然较大,现金流不佳、库存高企;疫情+需求影响聚酯负反馈,后期开工缓慢提升。

  PTA产能增速明显大于聚酯产能增速,裂解需求弱势导致石脑油裂差高位回落,PX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调油需求导致芳烃价格走高(美国芳烃调油组分上涨同时中国汽油消费低迷导致芳烃低迷—美亚套利窗口打开),PXN走高,预计短期仍维持高位,PTA加工差低位震荡。

  总结

  背景:PTA产能较为集中,产业对于现货市场的把控能力强(控制现货流通性,今年主流供应商加大了现货操作力度),同时PTA产业一体化比较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主流PTA供应商PX还没有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其负荷运作还要参考PTA加工费,也就是说供应弹性仍会有。

  产能大增长,技术革新,成本降低,出口增加。

  聚酯产业链上游产能大增长,PX全球过剩,PTA产能增速大于下游聚酯,国内过剩。

  需求端国内外库存较高,国外通胀抑制需求,东南亚服装供应恢复,国内终端订单下滑,预期虽有环比恢复但大幅增长较难;国内需求数据较差,增长放缓收入减少,预期有恢复但难出现大的放量。

  短期调油需求导致整体芳烃偏强,后续是否继续走强仍需观察。

  聚酯开工难回到前期较高的位置,倒逼PTA平衡需要更加积极的减产,PTA加工差难出现较大改善(低位加工差倒逼工厂低开工)。后期PTA重心仍将跟随成本波动。

(文章来源:一德期货)

文章来源:一德期货
海外充值抖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