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杯”第四届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评价实车测试活动在京举行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汽车行业,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在这条赛道上赢得了先机。

  而今年,美、德、日等汽车强国纷纷加快战略布局,争取在未来竞争中抢占优势。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提高,也带动了全产业链的智能科技创新,正在颠覆着传统汽车产业,让百年汽车产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日前,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地平线杯”第四届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评价实车测试及评审会在京举行。经过层层选拔,20款车型从108款入围车型中脱颖而出,在专业智能网联测试场地接受专家的严苛评测。

  据悉,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评价实车测试活动自2019年首次举办,迄今已走过四个年头。面对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届的智能汽车评价活动较往届相比,也进行了优化与创新。

  具体来说,在评价体系上,此次评测活动的体系和方法由吉林大学数字汽车团队研发,为国家自然基金会汽车工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复杂交通情景下智能汽车性能的主客观评价方法与准则》的主要研究成果。

  评价以用户角度出发,考察控制系统的驾驶是否让人放心、舒适,界面操作是否便捷,能否集成智能交通、导航系统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向阳表示,从智能化的角度来讲,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燃油车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线控底盘、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驱动、智能座舱、智能交互等方面,不同动力类型的车辆智能化相近,不存在新能源汽车更适合于智能化,或者燃油汽车不太适合智能化的情况。

  对于今年入围产品的整体变化趋势,中国汽车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孔源表示,较合资品牌来看,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的产品能够摒弃传统燃油车的固有思维模式,把汽车作为智能终端,进行功能设计和产品体验设计,所以更能抓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也更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因此,这些品牌发展迅猛,抢占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但从入围车型名单可以明显看出,合资品牌正在加大力度投入智能化的研发和产品投放,未来的竞争或将更加激烈。

  其实,当前在车端的智能化竞争,只是未来大变革中的一个分支,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研究员刘宗巍认为,“未来真正的驱动力来自于万物互联”,他指出,万物互联将使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围绕着数据的产生、加工和使用的技术,成为新的最重要的生产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只是万物互联中的一个节点、智能的终端、数据的端口。与此同时,汽车又是一个可移动的物理空间,因此它在未来交通、未来城市以及未来能源体系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大吨位吊装带 http://www.tzlift.com/ddwdd/67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