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出差183天,三人组今天“下班回家”了

海外充值

今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了183天的太空飞行,从近400公里外的“天问”核心舱返回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凯旋归来。

致敬我们的航天员!祝贺英雄归来!

作为指令长的翟志刚,有着丰富的太空工作经验,从2008年第一次出舱活动,到2022年,时隔13年,翟志刚参与2次出舱任务,经验非常丰富。其实在第一次出舱任务时,也就是08年的中国首次天空行走,他身后的轨道舱响起了火灾报警,随时可能有爆炸的危险,在展示国旗时,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说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翟志刚硬核航天员。

而作为中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这是王亚平第二次上天,有过经验的她感觉良好,与开战斗机出身的男航天员不同,王亚平是运输机飞行员,能熟练驾驶4种机型,还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

对于叶光富而言,上岗第一次,就是6个月的出差,还是非常的有考验。这位中国首位80后航天员,也是首位与多国航天员共同展开训练的中国航天员,专业素养非常过硬,首次飞天就出差6个月,完全没有问题,一切“感觉良好”!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至今,他们在天上待了足足6个月183天。那么,他们在太空的6个月都做了些什么?

2021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翟志刚、王亚平先后成功出舱。

这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

12月9日,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圆满结束。三位航天员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12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后续,三位航天员将以“感觉良好”状态迎接新年到来,这也将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

伴随着虎年的第一声钟响,三位航天员在年味十足的中国空间站给大家拜年,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中国宫”里迎新春、过大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航天员王亚平将古筝带上天,在太空中弹响中国传统音乐《茉莉花》。

作为我国目前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和“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其间还完成了!20多项科学实验任务。

期间,三位宇航员还展示了各种“神奇”技能,活力满满!

在太空6个月,然后返回地球,不是一般人的身体根本承受不了,航天员们都是经过非常严酷的训练选拔,才能飞天,他们需要有前无古人的飞天挑战的勇气,面对常人无法忍受的转椅训练,面对72小时剥夺睡眠等等可以算是“惨无人道的训练”!

航天员的选拔是残酷的,那么航天员们需要经历哪些训练?如何选拔?他们在太空里如何生活?如何工作?你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呢?

想知道这些问天,就关注《问天少年》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