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活捉老蒋的孙铭九,解放后上级破例批准:给他安排一份工作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软禁,其部下孙铭九每日各处奔走,却始终无法营救出张学良。“我一定会救出您的!”像是发出誓言一般,孙铭九开始为此谋划。

为了解救张学良,孙铭九决定杀害王以哲,以此来得到军队的指挥权。却不料,此事造成了东北军的内部动荡,眼看着东北军分崩离析,孙铭九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只可惜,反应过来时已经于事无补。

1943年的春天,迫于生计的孙铭九加入了汪伪政府。彼时,汪精卫还在宣扬他的“曲线救国”政策,并在日本人的协助下,建立了汪伪政府。

恰巧当时的孙铭九郁郁不得志,又被汪精卫曲线救国的理论弄昏了头。于是,就投靠了汪精卫政府,成为了人人厌恶的大汉奸。不仅如此,孙铭九还去东北策反其他的东北将领。

原本是一心抗日报国的热血将领,却一步踏错,被人人喊打。孙铭九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一念之差,沦为汉奸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一到达南京就被蒋介石扣押下来。1937年1月4日,南京法庭判处张学良十年有期徒刑,从此之后,张学良便进入了软禁的漫长岁月中。

东北军被要求让出西安,留守在西安的东北军也陷入了混乱中。东北军中元老派为首的王以哲、何柱国等几位老将军提出了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希望南京政府先确定张学良之后的职务。然后,他们再去考虑离开西安,前往其他地方。

可是,东北军中以孙铭九等人为首的少壮派却十分暴躁,表示若是蒋介石不放张学良的话,就要和南京殊死较量一番,并且,表明出对东北军老派将领的和平主张的不认同。

就这样,东北军内部的矛盾愈发激烈。最终,在1937年2月2日的凌晨,孙铭九等人杀害了王以哲等东北军的老将领。之后,这个事件被称为“二二事件”。

此事爆发之后,东北军内部人仰马翻,西安城内也都陷入了恐慌的氛围。显然,孙铭九等人的行为引起了东北军战士的不满,顷刻间,东北军便面临着分崩离析的结局。

在此事发生之前,蒋介石对张学良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能那样对我,就不怕你的部下也这样对你吗?”

蒋介石此话的意思是:既然张学良扣押他,难道就不怕他的部下也反过来这样对他吗?张学良对于自己的军队十分有信心,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军队一定是听从自己指挥的。

只是,让张学良万万想不到的是,在他刚被软禁的时候,东北军内部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老派将领与少壮派将领之间意见不和,最终非但没有将他解救出来,还将东北军搞得四分五裂。

直到东北军分崩离析之后,孙铭九才反应过来自己做错了,可是,一切都为时已晚。最终,无路可走的孙铭九找到了红军求救。

当见到周恩来之后,孙铭九将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可此时周恩来也无可奈何,只能劝慰孙铭九,最重要的还是将东北军团结起来,一同为营救张学良的事情想办法,共产党也会一直支持他们的行动的。

事后,周恩来又将孙铭九秘密送去了陕北红军驻地,以防东北军有人对其实施报复的手段。风平浪静之后,孙铭九又被送去了北平,之后又定居在了天津。

只因一念之差,孙铭九就沦落到了苟且偷生的下场。在天津的那段时间里,孙铭九每日都在担心受怕中度过,精神高度紧张,要随时提防被人暗杀。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孙铭九并没有迷途知返,反而是一路走到黑。

当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之后,孙铭九并没有加入抗日队伍中,却加入了汪精卫的汉奸队伍中去,成为了人民公敌。

不过,当时的孙铭九心中所想的也是“曲线救国”,他忘不掉张学良少帅对自己的恩情,对自己的信任。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有了权利、有了武器,那么就可以重新“站起来”。

汪精卫在得知孙铭九的加入之后,便想利用他曾经的事迹美化汪伪政府。孙铭九对此毫不在意,只想早日拿到兵权。终于,在1944年的时候,孙铭九成为了山东保安司令部的副司令,可就在他想要有一番作为时,汪伪政府倒了台。

紧接着,孙铭九便又加入了国民党,可那时的他心中很是纠结,因为张学良还被蒋介石关押着,自己在西安事变中又曾活捉过蒋介石,进入国民党之后,必然会遭人瞧不起。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铭九与张学良之间的情谊,也注意到了西安事变中孙铭九活捉蒋介石一事。那么,相信许多人都并不了解,当年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被逼抗日的事情经过。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此事的前因后果。

二、西安事变爆发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死,儿子张学良得知此事,誓要带领东北军,与日寇斗争打底。

不过,只靠东北军的话,是无法与日军相抗衡的,所以,张学良最终选择投靠蒋介石。然而,蒋介石却一心发动内战,不愿与红军合作,共同抗日。

1936年12月,蒋介石拒绝张学良与杨虎城的面谏,将两人派去攻打陕北红军,若两人不听从命令的话,便要将其及其部下分别派去福建和安徽。

1936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游行示威,期间一名特务打伤了一位学生,群众们一时暴躁起来。随即蒋介石便派张学良去制止学生运动,可是,当张学良劝说学生们回去时,却听到学生们大喊:“快点去收复东北的失地,不要打自己人”的口号。

张学良的心中更是惭愧,当年与他一同出关的有二十万东北军战士,他们每人心中所想都是一雪国耻、拿回东北。遗憾的是,东北军当时只能依靠着南京政府,因为他们的军饷是由南京政府提供的。

张学良本来一直听从蒋介石的指挥,但是,随着蒋介石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一次次对红军队伍展开进攻,张学良跟随蒋介石的信念也开始动摇。

在听到多名学生希望国共共同抗日的心声时,张学良向群众们表示,一定会在一周之内对此事做出行动。张学良回去之后,不断向蒋介石递交抗日请战书,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却都被蒋介石拒绝。因为那个时候的蒋介石,正在谋划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

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再次带着抗日请战书,来到了蒋介石的面前。拿着请战书,张学良义正词严地说道:“如今东北已经沦陷,绥远战事又告急,此时正是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此时剿共已经不是第一大事,抗日才是重中之重。我对委员长一直是忠诚的,但是至今,我不能再忍气吞声。”

蒋介石听到这些,直接大怒:“如今剿匪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你知道什么?想要抗日的话,等我死了你再去吧。”

时至今日,张学良没有想到蒋介石竟会说出这样的话语来,十分失望。当天晚上,张学良便和杨虎城一同商议,逼蒋抗日。

随后,西安事变爆发。在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对部下下达“捉蒋”的命令。

三、热血将领,捉蒋英雄

在“捉蒋”的行动中,有两位将领作出了突出的表现,他们便是孙铭九和王玉瓒。孙铭九于1909年出生在东北辽宁省,因生于清末,所以从小就见识到了社会的动荡,心中埋下了报国的念想。

长大成人之后,孙铭九去往日本留学,从日本回国之后,辗转跟随在张学良左右,后来成为了张学良的左膀右臂。张学良十分信任孙铭九,许多机密要务都是交给他去办。

在1936年12月11日晚,张学良与杨虎城商定“活捉”蒋介石的计划之后,于第二日凌晨两点,孙铭九领命,带领部下前去执行此项任务。

孙铭九先是命令骑兵连包围蒋介石所在的华清池,并把蒋介石的宪兵队一举歼灭。在凌晨四点的时候,孙铭九一行人终于攻到了蒋介石的门外。

孙铭九安排战士们与蒋介石的贴身卫队展开搏斗,而他本人,却是直接在黑暗中,摸到了蒋介石所住的房间。却不料,房间内已经空无一人。孙铭九快步上前,检查被褥仍有温度,也注意到蒋介石的假牙还在房中杯子中。

由此可见,蒋介石还没逃多远,但是,若让蒋介石跑出包围圈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随即,孙铭九便带领战士向后山的方向展开搜索。终于,在凌晨六点的时候,在一片草丛中,发现了狼狈不堪的蒋介石,以及他的三名贴身侍卫。

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负伤,因为夜间逃跑的原因,蒋介石的脚已扭伤,背部也摔伤了。当孙铭九命人将蒋介石抬下山之后,又马上坐车将其送到了西安城内张学良、杨虎城的所在地。

不过,对于抓捕蒋介石的经过,以上的叙述都只是孙铭九后期接受采访时的描述,也有消息称真正活捉蒋介石的人是王玉瓒。对于当年事件的真相,除去当事人之外,我们也是无从得知。

在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所记载的,扣押蒋介石的军官就是孙铭九。并且就像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所说,当年在“活捉”蒋介石一事之后,张学良给了孙铭九一笔奖赏。所以说,即便真正活捉蒋介石的不是孙铭九,他在此事中也绝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孙铭九跟随在张学良身后,在许多战役中也做出了优秀的成绩。但是,在蒋介石软禁张学良之后,孙铭九迫于生计,就走上了弯路。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孙铭九转投入国民党的队伍中,就在他试图伤害共产党人的时候被抓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党曾多次审查孙铭九的经历,介于他当年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以及后面加入汪伪政府、国民党,也并没有对共产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最终,由于他在西安事变事件中立下的功劳,上级组织破例批准:给他安排个像样的工作。最后,经过多方面考虑,决定授予其职务——上海市政府参事。

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一定的缺陷,而有一些缺陷的事物也并非不好。虽然孙铭九曾当过汉奸,曾经差点伤害我军战士。但是,我们又不得不肯定他曾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的贡献,人无完人。

当张学良恢复自由之后,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最想见到谁,他回答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孙铭九。1991年8月,孙铭九看到了那一个节目的录像,看着录像带中,与过去大相径庭,白发苍苍,已经没有当年风采的张少帅,孙铭九不禁泪流满面。

当年孙铭九跟随少帅出生入死,几十年之后,却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见到对方。想着在东北军中的那段时光、那些画面,孙铭九的心中悲痛不已。也许他也后悔过,也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只可惜,一切都已经发生,只能在剩下的时光中,为国家做贡献。

四、结语

在2000年4月8日,孙铭九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92岁。在他逝世后,遗体捐赠给了上海市医院,用于解剖学的研究,这也是孙铭九去世前留下的遗言。

在当时那个年代,战乱纷飞,没有人知道下一刻自己将会身在何处,孙铭九也不能预料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走向。从孙铭九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共产党的宽容、伟大,也更突出了汪精卫、蒋介石等人的自私。

虽说孙铭九为了生计曾成为了汉奸,还好他迷途知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将自己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去。孙铭九的一生跌宕起伏,他不在乎外界、后人对自己如何评说,只愿功过能够相抵。


http://www.pyotm.cn/tysyq0R/ http://www.pyotm.cn/tysyq0R/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