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位列“陀螺”评价 城区农商银行综合排名第四

西宁腋臭医院哪家好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位列城区农商银行综合评价第四。

  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八年发布评价结果。该评价体系依据商业银行公开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通过公司治理能力、收益可持续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体系智能化能力、员工知会能力、股本补充能力九个维度对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本届有效参评银行数达到150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59家。

  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省联社,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政策,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全面践行金融为民使命,在服务实体经济、规范公司治理、强化风险防控、推进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持续发力,实现了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截至2022年9月末,资产规模达4723.44亿元,较年初增长8.76%;各项存款余额3797.53亿元,比年初增加379.68亿元,增幅11.11%;各项贷款余额3000.54亿元,比年初增加324.62亿元,增幅12.13%。存、贷款规模在省联社系统市场份额达到1/8左右,在常州同业市场份额达到1/5左右。五级不良贷款率1.1%,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61.75%,较年初提升40.21个百分点。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持续优化的同时,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始终不忘服务“三农”根本。不断适应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出台金融服务方案、设立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专门服务机制、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至9月末,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39.3亿元,比年初增加284.54亿元,增幅16.22%,占全行贷款总增量的87.66%。推进“阳光信贷”迭代升级,将其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把“金融水龙头”接入农村地区千家万户。至9月末,“一起富阳光贷”有余额客户4.84万户,用信余额79.74亿元。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紧跟“532”发展战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制造业强链补链、工业企业绿色升级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与广度,靶向发力,打通产业链堵点、补齐短板,形成集群发展,助力常州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构建国际化智造名城。至9月末,本地制造业贷款余额706.93亿元,比年初增加66.45亿元。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将科技支行作为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定位的主要目标群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专、优、新、全”四大经营特点。至9月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13.27亿元,较年初增加13.27亿元,增幅6.64%。启动供应链生态圈模式,深入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做足产业链条,走行业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目前,已认定核心企业132家,链上企业8295家,主动预授信金额134.2亿元。链上企业用信1052户,新增用信金额21.3亿元。

  立足全面数字化转型方向。构建数据基础平台,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先数据技术,深化数据应用,通过数字化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数字柜员在远程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的场景运用。2021年12月,该行01号数字员工上线,“江南01号数字员工”是全国第一个能独立、全程办理银行真实交易的数字人,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化服务场景中迈出了重大的一步;打造运营集中和信贷集中授权作业模式,也是全国第一家实现运营和信贷集中作业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出“数字化管理平台”,从全行管理视角出发,打造“运营管理、授信用信、风险合规、资负财务、综合保障”五大板块的公共管理能力。

  未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将继续牢记金融职责使命,坚守主责主业,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奋力谱写争先进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