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372潜艇事件:突坠300米,180秒逃生,冒死甩掉外军反潜跟踪

北京画室 http://www.chenggongguiji.com/

1968年的一天,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从英国起航后进入地中海游弋,让以色列军方没有想到的是“达喀尔”在进入地中海之后从此神秘失踪,再也没有同以色列进行过联系,以军多次派出军舰进行大范围寻找,竟然没能发现“达喀尔”号潜艇的半点踪迹。

然而,在1999年,“达喀尔”号居然再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搜救人员在3000米的海底找到了早已成为残骸的“达喀尔”号。以色列对“达喀尔”号残骸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由于时间过去了几十年,所以很多可以证明当时事故发生原因的痕迹已经十分模糊,但是潜艇不幸跌入水下断崖导致沉没成为了最大嫌疑。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核潜艇“长尾鲨”号航行至美国科德角以东200海里威尔金松海沟时,计划进行深潜试验,潜艇救援船“云雀”号在水面上进行无线监听和组织意外营救,6点30分“长尾鲨”开始下潜,7点35分“长尾鲨”准备下潜到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8点35分距测试深度还有90米,潜艇内的空气不断排出,压载水舱徐徐进水,潜艇缓缓下沉,9点13分潜艇报告“发生小故障,准备上浮”,9点17分“云雀”号收到“长尾鲨”号最后匆忙发出的“核潜艇超过了测试深度”,随后联络中断。

突然深海传来一声轰鸣声,直到10点58分,当“云雀”号把命令潜艇立即浮起的手榴弹投入水中无效后,确认潜艇失事,艇上129名成员全部遇难,造成了潜艇史上最大的一次悲剧,“长尾鲨”号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潜艇专家根据相关数据猜测,普遍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水下断崖,导致大幅掉深,最后被深海压力压成了碎片。

在世界潜艇史上上述危险叫做“水下断崖”,也叫“掉深”,就像一辆疾驶的汽车突然掉下悬崖,境况十分惊险,它被称为世界潜艇部队的噩梦。据说自二战以来,外国的潜艇部队还没有自救成功的。而我国南海舰队的“372”潜艇在一次战备远航训练中就不幸陷入了这样的重大险境,艇体失控,急速下沉。

2014年5月8日深夜,有着“大洋黑洞”之称的我国372潜艇在大洋深处“悄无声息”地航行,艇内一片秩序井然。官兵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纵着艇上的设备,目光注视着不断变化的仪表,一切行进得非常顺利,这原本很有可能是372潜艇的一次完美的远航战备巡逻,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在数百米深的海域正潜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

372潜艇在大深度低速平稳地行驶时,舱内深度计指针突然向下大幅跳动,艇内急速下沉,很快深度就增加了20多米,刺耳的警报声骤然打破了指挥舱内的宁静。通过分析,艇长立即判断372潜艇此时遭遇了掉深。掉深,通常是指潜艇周围海水密度突然减小,潜艇由于浮力突然减小而急剧下沉的一种现象,一旦到达潜艇的承受极限,艇壳就会被压碎而导致艇毁人亡。

372潜艇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异常紧张,指挥员一把抓起话筒当即下达加速和排水的命令,试图通过发动机加速和排水的配合来增加潜艇的升力“飞过”断崖,艇上所有的官兵都竭尽全力拯救潜艇,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系列拯救工作不但没有阻止潜艇的下沉,反而让潜艇以更快的速度冲向海底。

就在艇员们忙着处置掉深时,更为糟糕的情况发生了,主机舱进水了,由于压力陡然增大,主机舱一根管道突然破裂,顷刻间大量海水在气压的作用下喷入舱室。主机舱是潜艇的心脏部位,舱内遍布各种电器设备,一旦被淹受损就会造成动力瘫痪,甚至有可能因短路引发火灾。掉深、舱内进水以及火灾对于潜艇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

关键时刻,指挥员果断下达了最关键的一条命令“拉响损管报警”,向所有水柜供气。在警报骤然响起之后,官兵们在仅仅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将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一分钟内主电机关停,上百个阀门全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停;两分钟之后,全艇各舱室封仓完毕,全艇官兵以最快的速度挽救了潜艇,此时372潜艇的下沉速度明显下降。

潜艇里面的官兵做了上百个挽救的动作,关掉一些主电源,避免设备短路,一点点摸索着管路,最终成功找到了控制管路的阀门,紧紧锁死之后,主机舱终于停止了进水。全体成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一系列拯救工作,使整个潜艇终于脱离了最危险的时刻。

但是,372潜艇却依然在不断下沉。指挥员命令打开所有的供气阀门。潜艇里面有高压气体,只要把它的阀门打开,它会通过高压气体的的注入,把涌进潜艇的海水给它挤出去,挤出去越多,它所产生的浮力越大,潜艇就能逐渐的浮起来。虽然原理简单,但是操作起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全部水柜供气产生的数百吨浮力托举着372潜艇,10几秒后,潜艇上的深度计指针缓缓上升,艇体终于开始上浮,随着潜艇一点点的上浮,艇上所有官兵似乎已经脱离了危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压载水波排出,再加上惯性的作用,潜艇的上浮速度将会越来越快,潜艇官兵很快意识到了新的危机,如此下去,潜艇会在冲出海面之后高高跃起,随后重重地砸在水面上,很可能导致艇人亡的后果。狭小的潜艇舱内官兵们紧紧抓住固定在舱内的一切物品,没有人敢喘一口粗气。

上一篇:

下一篇: